随着时代的变迁,具有净水和造景功能的水生植物逐渐被人遗忘,新建的水利工程不见它的宗影,以对水流控制为目标建造的封闭式毛石护岸和混凝土护岸,封闭了恢复生态河流的梦想。近年,日本、瑞士、等国,提出应用“生态工法”,对过于人工化的河道、水系进行“多自然型”改造和治理,其基本理念即是遵循自然法则,把属于自然的地方还给自然。通过生态护岸以及水体景观绿化技术,提高水景的综合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的主要集中区(约占全国淡水湖泊总面积的60%),且大部分为浅水湖泊。目前这些湖泊普遍存在富营养化,加上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农村内河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大量的水质净化亟需解决;城市内河水质污染更加严重,人工化驳岸现象普遍存在。最近,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昆明等大城市已启动重建和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工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验证明,在治理湖水,净化水质,恢复水体生态环境时,水生植物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