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沭阳县水景园艺场

花叶芦竹,金边麦冬,香蒲,荷花,美人蕉,鸢尾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张孝军
  • 电话:13326131166
  • 邮件:1486592290@qq.com
  • 手机:13326131166
  • 传真:0527-83383188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水景资讯 > 鸢尾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水景资讯
鸢尾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次数:376        返回列表

鸢尾不仅有着靓丽而浪漫的颜色,而且花开得很大,如偏偏起舞的蝴蝶,很多人都为鸢尾而着迷,但鸢尾的病虫害也非常多,严重影响它的美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鸢尾有哪些病虫害以及它的防治方法。

 

种球腐烂病

 

严重危害种球,受害轻的植株低矮而呈弯曲状,由根冠发病,组织变黑或蓝褐色,被覆孢子团。发病原因为:疣孢青霉的孢子通过侵染球根的微小伤口而使植株染病,或者土壤过干也会引起植株发病。

 

防治方法:空气湿度小于70%,贮藏时保持空气流通。

 

冠腐

 

染病的植株一般来说早期发育正常,随后,会出现枯萎、倒伏。病害很快传播到相邻植株上。发病原因:冠腐病由整齐小核菌引致。这种病只发生在亚热带和气候温暖的地区。低于13℃时,此病不侵染植株,当温度高于20℃时发病最厉害。

 

防治方法:不要在已被整齐小核菌侵染的土壤中种植种球,否则一定进行土壤处理和球根处理。

 

镰孢性基腐病

 

初期发生在球根基部,随后向上侵染至鳞茎。受伤与健康组织区别明显。受病部位组织变软,灰褐色,向内抽,有时被覆白色织状物。受病种球种植后,不能开花。

 

灰霉病

 

受病的种球潮湿,开始腐烂、变褐,但无异味。发病原因:灰色葡萄孢属真菌引发灰霉病,通常在潮湿环境下发病。真菌还危害许多作物和植物。

 

防治方法:避免阳光灼伤。球根种植不要过密,在生长期内保持土壤无杂草。温室中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如必要,可打开风机并加热,保持植株干燥。上午浇水以保证植株干燥。叶面受损后,根据需要喷洒杀菌剂。

 

丝核菌病

 

感染不严重时,叶鞘上呈现出不规则状黑褐斑,中间的组织坏死。感染严重时,叶鞘变软呈灰色。大部分外围的叶片先枯萎,晚期,植株死亡。严重侵染时,茎芽在萌发前就腐烂。发病原因:侵染球茎和芽的丝核菌主要来自土壤。许多植株都会被它侵染,即使在从未栽种过产花种球的土壤中。不管土温如何,它均可发病,温度升高时,发病机率增大。

 

防治方法:对已被侵染或可能已被侵染的土壤中进行常规土壤处理。高温下,土壤再侵染仍有可能发生。保持清洁环境,可防再侵染发生。未采用常规土壤处理,据以往经验,土壤会被丝核菌侵染。一般用旋耕机在土下5~10cm处施用杀菌剂。通常在夏天土温超过16℃时采用此法。

 

根腐病

 

侵染早,植株生长受阻或是根系短或是带有不易看清的黑头。根上存着黑点,看起来象根系被灼烧过的样子。后来生长的根系表现良好,可能是植物抗病的结果。发病原因:终极腐霉菌通过土壤侵染根系,这种真菌可在任何土壤中发现并很难控制。品种不同,侵染程度不同。土壤蒸气消毒后立即种植,早期侵染的危害甚大,因为此时,土壤中的竞争性生物尚未复原。

 

防治方法:与其他多种作物轮作或一年一次常规土壤处理。种植前进行种球处理。确定适合的土壤结构。采用适宜的灌溉系统以保持良好土壤结构,但防止积水。

 

软腐病

 

叶鞘总是水汪汪的,呈现黑绿色,不久变黑。嫩芽极易被拽掉。受感染的组织会变软呈现暗黄色并且很快腐烂呈软团状带异味。根系起先正常生长,而后变透明,呈黄绿色。发病原因:这种病是由胡萝卜欧文氏杆菌引起的。在高温高湿时感染机率加大。鸢尾和其他作物的残体诱发病菌生长,而种植时根尖受损也会导致此病发生。水滴的溅射会传播土壤中的细菌。

 

防治方法: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残体。在已提前处理好的土壤中种植种球(温度适宜)。种植时避免碰伤根尖。温室内种植时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12~15℃),避免高温。清晨适量浇水。 防治土壤熟化。

 

根线虫病

 

植物生长局部受阻,花芽干枯,根系短,呈黑色条状,这些症状于腐霉病菌引起的根腐病区别在于根系不会腐烂。发病原因:穿刺短体线虫侵染植株诱发此病。一些不知名的真菌或细菌聚集在线虫引致的伤口附近,可危害多种植物。

 

防治方法:每年进行一次土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