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之前,沭阳国际花木城二楼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没有位置的干脆就站着。8时许,在花木城工作人员陪同下,高继明衣着朴素,笑容可掬的进入会场。
首先,高继明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就荷兰花卉产业概括、政府职能、科技含量和创新机制、专业化生产、产业化服务体系、高效营销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等七大问题进行详细的解剖。

高继明特别指出,荷兰花卉之所以如此成功,跟当地政府支持密不可分。除了提供专业花卉研究与技术支持,还设立花卉机构,以“抱团”的方式,拒绝“厮杀”。同时,当地政府还设立《恶性竞争保护法》。另外,更是以“接力式”分散产业链模式,降低风险,进一步确保市场的平衡。
荷兰的花卉主要以拍卖和出口为主,其中玫瑰花最为出名,花卉更是荷兰的产业之柱,顾荷兰又被称为“欧洲花园”。提到这里高继明兴致勃勃谈起远在荷兰的邻居。夫妻二人年薪在四万元左右,平时不去KTV,不下馆子,生活过的很简朴。但却在自家花园里养了高出年薪几倍的花卉。这是为什么?高继明进一步指出,花卉文化在荷兰以个人为单位,家庭为市场已全面化、通俗化。花卉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它已成为一种生活必须品。
讲到这里,高继明反问,不管是荷兰当地的政府还是个人,对花卉都情有独钟。以荷兰为例,鉴赏别国同时,针对我国国情和市场,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

中国政府,虽然已出台相应的花卉政策,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统一、正规、售后完善化的市场。经济大踏步向前,而市场却呈杂乱状态。一味追求高销售、高回报而忽视后续处理。正所谓“前人载树,后人乘凉”,若百年后“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是政府失职还是市场“瘫痪”?另外,花卉研发技术落后,专利保护意识不全等等。不过,反思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当地市场报有希望,只有发现问题才会解决问题,迎来新的稳定的市场。
讲座最后,高继明展示了一些国外的花卉图片,简单介绍德国BENARY公司和荷兰HEM、Kief公司、以及花车游行。讲座在欢声笑语的提问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