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湖镇起伏的丘陵上,连绵的绿色一望无际。在房山,这片森林海洋仍然在不断铺展。近年来,房山区通过种植黄花槐、紫叶李等植物,森林覆盖率5年间增长了10%,形成了25个千亩以上的景观林。不少农民也端起了“绿色饭碗”。
黄花槐
曾经,房山是京郊的工业大区,煤炭产量占全市的90%左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矿山上沟壑纵横、土地裸露,一到冬春季节,狂风就夹杂着沙尘扑面而来。2009年,房山所有煤矿全部关停,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在京西南“长”起来了。
从2013年起,73岁的顾玉英眼看着家门口的荒山变成了青龙湖森林公园。“山绿了,空气也好了。”站在新植的油松旁,顾玉英高兴地说。虽然公园仍未完全建好,但每天傍晚,她都要和邻居们来遛弯。
黄花槐、银杏、白皮松……在青龙湖森林公园里,20万株树木正郁郁葱葱。苍莽森林绵延到远方,目力所及之处尽是深深浅浅的绿。在逶迤山谷的映衬下,正在作业的大型挖掘机也显得体格娇小。“这还仅仅是一期工程呢!”负责公园规划的工作人员说,2016年底,青龙湖公园二期完工,总面积将超过1.5万亩。
明年开春,林海中还将新添花谷。粉红的海棠、雪白的玉兰、金黄的迎春、紫色的蝴蝶兰……山、林、花、湖相拥。10公里的骑行环道也将环绕松岭绿带,敞开怀抱欢迎游客。
不止是青龙湖镇,在整个房山区,片片景观林在不断绵延。2012年至今,房山共完成了平原造林13.9万亩,栽植了590万株树木,其中黄花槐近300万株。近5年,森林覆盖率从20%提高到了30%以上,形成了1000亩以上的景观生态林25个。永定河、大石河、南水北调干线、京石二通道等重要通道两侧,林木葱郁,景色宜人,节假日里游客络绎不绝,黄花槐成为助阵房山景观林的首选树木。
黄花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