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生态强省”建设,2012年,安徽省制定《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总体规划(2012-2016年)》,确定了“主攻丘陵、巩固山区、提升平原”的总体思路,重点实施丘陵增绿突破、山地造林攻坚、平原农田防护提升三大造林工程。
4年来,在实施过程中,各地结合区域和林情特点,把森林增长工程与美好乡村建设、森林城市等创建活动、“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挖掘造林潜力,有效解决了“树往哪里栽”的问题。
其中,江淮丘陵地区重点在缺水易旱的丘岗地发展高效经济林;皖北平原地区与农田水利、土地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等统筹安排规划;皖南、皖西两大山区通过挖潜造林、见缝插绿拓展绿化。
统计数据显示,自该工程实施以来,截至2015年,全省共完成造林845万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5个,创建省级森林城市33个、森林城镇367个、森林村庄2628个、新建森林长廊示范段5545公里,有效拓展了安徽生态空间,改善了森林布局结构,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安徽省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30%以上,林地保有量达6645万亩,森林面积达6225万亩。全省林业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