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原则
现代城市公园的开放,不仅给市民提供了休息、健身、观赏的平台,而且在缓解城市压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园林建设中,苗木造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苗木造景要符合实用美学的要求,例如,瓯海政府大楼前的市民广场,广场中种植了栾树、榕树和香樟等苗木,从季相上与纵向空间上进行营造;在空间功能的划分上,以香樟树阵为隔带,将该广场分隔成了大小不同的活动空间;丛植、群植了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和观枝类苗木。采用上述配置方式的苗木都体现了实用美感。
(2)形式原则
苗木造景的方式可分为孤植、对植、丛植和群植等形式。比如将雪松、油松栽植于建筑物两旁,可呈现出威严、庄重的氛围;将姿态丰满的点景树孤植于大草坪的构图重心,不仅可成为园中的主景和视觉焦点,还能体现出一种均衡的美感。
然而,在实际的园林建设中,由于部分单位过分追求绿化率,盲目追求视觉效果,将榕树这种四级常绿又枝叶太过繁茂的树种种植在狭小的街道上,导致资源浪费和交通不便以及空间过于压抑;将本已狭小的街道活动空间改建成草坪,导致市民健身活动场地的缺失;将承载力高的林地树木砍掉,换成承载力低的草坪灯。上述行为会造成园林建设中苗木造景的形式与功能冲突、利用率降低,这是因为上述栽种方式缺乏对苗木造景中形式美的深入探究,缺少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3)艺术原则
在我国,每逢节日庆典时,总会在城市的中心广场、街头绿地或大型建筑物前设置大型立体模纹苗木花坛,创造了强烈的苗木景观效果,从而营造喜气祥和的节日氛围。花坛是以草木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载体,它集合了艳丽的花卉群体,形成了模拟图案纹样的表现形式,从而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4)节约原则
杜绝铺张浪费、提倡节约是包括城市园林建设在内的各行业应当遵循的原则。园林建设的节约不仅要求少些成本高的“硬化”材料,多些“软化”材料(园林苗木),而且在园林苗木的选择上,也要从实用性、经济性出发,不应追求价格昂贵的所谓“高级”外来品种,以及规格过大、稀有程度高的种类。在园林中多应用乡土苗木可以有效地减少建设、养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