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苗木生产过分注重苗木生产设施的基础建设,而对苗木质量本身重视不够。总结一下,影响我国苗木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种子的遗传品质
使用经过遗传改良和育种选择的遗传材料就不可能培育壮苗,将来就不可能有生产力高的人工林。但是,良种选育和良种生产基地的建设常常为人们所忽视,迄今为止, 我国许多重要的造林树种都没有种子园和母树林等采种基地,缺乏长期稳定和不断提高遗传增益的林木育种和遗传改良项目。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都缺乏长远目光,只注重少数速生的“短轮伐期”和“超短轮伐期”树种,对于轮伐期在10年以上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更大的树种往往忽略。农作物可以“秋后算账”,树木不同,苗木的遗传品质在造林以后几年或几十年才能完全表现出来。
2、育苗技术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许多有价值的乡土树种没有发掘利用,其中主要原因之是育苗技术没有解决。在许多设施先进的苗圃,种子处理、播种、容器与基质、施肥和病虫害的控制都存在技术问题,导致苗木生产的质量问题。
3、市场经营混乱和商业炒作
苗木的最终使用者是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和农民,这些群体缺乏基本的森林科学知识,不要生产和购买那些只有代号没有树种科学名称的苗木,防止利令智昏的商业炒作与伪科学和政治腐败相互纠结,避免苗木使用者和中间生产者蒙受损失或遭受重大经济打击。
4、苗木生产企业缺乏健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