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服务| 客服热线:0527-83091818

中国风景园林学中的“三”字真经

   2014-06-18 949
核心提示:中国风景园林学由古至今,历史非常悠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有人形象的总结成三字经。即三相、三品、三构。所谓三相就是指造园者必须掌握相天、相地、相人的知识

中国风景园林学由古至今,历史非常悠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有人形象的总结成“三”字经。即“三相”、“三品”、“三构”。

 

所谓“三相”就是指造园者必须掌握“相天”、“相地”、“相人”的知识。园林人施奠东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生态观。

 

“相天”就是掌握和了解设计场所所处地区的冰、雪、风、雨等天气、气候的基本情况;“相地”就是要掌握山水关系,地形、地貌变化,山形水态的走向,土壤的结构、性能,地表径流、地下水位等;“相人”也是“相人文”,是指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变迁、民情风俗、地域文化、名人轶事以及当地游人的心理、习惯和爱好、要求等,特别要懂得延续历史文脉,尊重遗产地和历史记忆地的珍贵价值。只有将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造出有深度有厚度的园林。

 

“三品”即 “品物”、“品景”、“品神”。园林艺术需要对各种植物材料的形态、生长规律、物候、季相等,要有充分了解,对各类山石的审美特征也要成竹在胸,此为“品物”。“品景”则是要熟悉和懂得各种自然山水风景的审美评价。“品神”是指优秀的园林应该让人产生联想,生发“景外之景”。

 

“三构”即“中外同构”、“古今同构”、“科艺同构”,中国风景园林学中还可以总结出许多类似的“三”字真经,可谓博大精深,当今不少园林设计者一味崇尚国外园林建设是很不理智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园林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