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服务| 客服热线:0527-83091818

苏州河换新颜 140亿打造“生态走廊”

   2014-02-21 1227
核心提示:昔日臭水沟的苏州河,今日在政府设立的第一工程中,以总投资140亿元、耗时20余年后的今天,终于恢复碧波荡漾、鱼虾洄游的美景。扬州伴水而生,因水而兴,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水城。
     昔日“臭水沟”的苏州河,今日在政府设立的“第一工程”中,以总投资140亿元、耗时20余年后的今天,终于恢复碧波荡漾、鱼虾洄游的美景。
    扬州伴水而生,因水而兴,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水城。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河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解决城市河流“黑臭”问题,     我市将于今年启动实施“清水活水”综合整治工程。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实施“清水活水”综合整治工程,市政府组成专项考察团,奔赴上海、绍兴、苏州三地考察。
除臭
  “不要看苏州河现在很漂亮,过去也曾是黑臭的代名词。”上海水务局副局长朱石清说,苏州河的污染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由于上海工业和人口的迅速发展,污染状况日趋严重,到上世纪70年代末苏州河在上海境内全部遭受污染,市区河段终年黑臭,鱼虾绝迹。这是苏州河发出的环境警告。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连续多届市委、市政府都将苏州河综合整治作为第一环境整治工程。1988825日,苏州河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开工。1988年至1993年,苏州河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建成一条长34.28公里的双孔地下箱涵,将干流沿途近200家企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收纳其中,为苏州河综合整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漫长的治理重在机制。1996年,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成立,市长亲自挂帅,下设专职办公室。这个机制延续至今。1998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工,苏州河环境10年综合整治的大幕正式开启。此后,上海市委、市政府一年连一年、一届连一届地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整治力度不断加码。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被确定为上海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于2002年列入市政府“一号工程”。
      2002年,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竣工。至此,其水色告别墨汁黑。数据为证,苏州河干流已基本消除黑臭,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到5类景观水标准。
治水
科学治污、整体推进,上海终圆“清水梦”
     梦清园是苏州河综合整治中诞生的一颗明珠。作为苏州河上第一块大型开放绿地、第一个活水公园,梦清园三面临水,集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场馆、水环境治理工程于一体。梦清园的水之所以能称为“活水”,是因为园内所有的湖、泉和湿地的水源全部来自苏州河。河水被抽取后会经过一层层的台阶瀑布,让水流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增加了水中的氧含量。随后水流入一片湿地,污水在表层流动,利用生长在表面的生物膜和丰富的植物根系降解污染物。水底还分布着众多布气管,它们均向水流排出氧气,又一次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这就是梦清园特有的苏州河景观水体生物净化系统。
    自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后,上海市政府又相继于2003年和2006年开展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三期工程建设。苏州河的治理是整体推进、综合治理。20034月起,围绕“治水”这个中心启动的苏州河整治二期工程,正式将苏州河综合整治范围拓宽至全流域。上海不仅继续治理苏州河的七大支流,还对那些或穿流经过居民新村,或散布农村田间的水环境“毛细血管”进行梳理,2006年开启的“万河整治”对整个水网进行调控,上海地区的水系水质整体转好。为此,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获得奥地利2004年“能源(水资源组)全球奖”。
    苏州河的成功治理,重在科学。苏州河在治理之前,首先建立了污染源数据库和水环境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开展了河道调水试验、沿岸泵站雨水溢流的科技攻关,攻克了多个整治关键性技术。苏州河的成功治理,成各地治理污河的典范。
 
标签: 工程 公园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园林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