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业废弃地修复工作中,重金属污染是主要难题之一。研究人员筛选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重金属超级富集植物11种,重金属富集植物26种;对圆柏、华山松、油松等北京常见的9种常绿植物进行重金属富集能力测评,并对八宝景天、紫花苜蓿、蒲公英等6种常见草本植物进行盆栽污染模拟实验,分析其对铅、镉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水平,为北京地区工业废弃地的植物种类选择提供依据。

目前,北京约有800座矿山已停产。研究人员对北京地区采石矿场及其废弃地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房山、门头沟、昌平、顺义与平谷区的9处采石场进行实地调查。深入调研了首云铁矿、崎峰茶金矿、龙泉镇煤矿等典型矿山废弃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植被特征与群落构成,总结出适合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植物64种,适用于破坏山体植被恢复的植物群落12种;总结筛选出适用于燕山地区矿山修复的植物共51种。对采石场废弃地复杂立地条件进行分类研究,对十余种修复工程手法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筛选出不同坡度山体破损面适用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研究人员认为,乔木-灌木-水生植物、挺水-浮水-沉水的植物配置模式在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上都有良好的表现,具有较好的生态修复前景。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